close

台灣每個地區對於某些物品會出現不工廠降溫一樣的稱呼,近日有網友在PTT上詢問了有關於「家課」與「公媽位」的用負壓排風扇法,沒想到卻發現這竟是地區限定的講法。

看完原PO的疑問後,網友們紛紛留言「家課我聽過,我桃園人一開始還以為是家政課」、「家課真的很多人覺得是家政課啦」、「我也到嘉義補習班當助教後才知道,一開始以為是『加課』」、「homework=家課啊,非常國際化。」而「公媽位」和「擦布」也是容易讓外地人滿頭問號的名詞「我是嘉義人,公媽位好像是真的只有嘉義人才會講欸」、「我是嘉義人,公媽位好像是真的只有嘉義人才會講欸,是坐在老師正前方的位子」、「我台南、高雄、台中都待過,真的只在嘉義聽過『家課』和『擦布』,其他縣市這說法並不常聽到」、「以前我說『擦布』 別人會拿抹布給我而不是橡皮擦。」

一般觀念都知道熱空氣上升的原理,所以在屋頂開設太子樓或裝設自然通風球,但都還是無法達到改善悶熱及通風不良的困擾。負壓排風扇利用空氣對流原理將廠內熱氣、穢氣完全排出廠外,由裝設地點的對向,大門或窗戶補入新空氣,可計算整廠每秒的風速,每小時的換氣次數任何悶熱、通風不良等問題均可改善。要作好一件通風工程,必須精確計算面積、體積、斷面積及正確器材之選擇才能完全解決通風不良 、 悶熱的困擾。

廠房內人員比較密集,面積比不是很大,無發熱量高的設備,廠房內通風換氣次數應設計為30-40次每小時,主要是為增加廠房內空氣含氧量和污濁的空氣快速排出。人員分布不是很密集,廠房面積比較大,自然通風條件比較好,廠房內沒有高發熱源設備,室內溫度低於32度的廠房,廠房通風換氣次數設計為2通風設備5-30次每小時就可以啦。廠房內有發熱量大的設備,工業水冷扇室內人員密集,廠房內空氣溫度有高溫悶熱情況,廠房通風換氣次數應設計為40-50次每小時,主要是為了讓高溫悶熱的空氣迅速排出室外,降低室內環境溫度,增加廠房內空氣含氧量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陸惠婷 的頭像
    陸惠婷

    陸惠婷的Blog

    陸惠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